首页
搜索 搜索

就业指导服务既要热心更要贴心 环球即时

中国教育报     2023-06-30 09:06:53

X 关闭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6月23日,教育部党组书记、部长怀进鹏赴内蒙古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,并主持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。怀进鹏强调,就业指导服务要做实做细,既要热心,更要贴心。临近毕业季,高校毕业生求职进入冲刺关键期,各方都在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多措并举,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、解难题,这样的就业指导服务才会既叫好又叫座。

面对就业“大考”,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、高等学校,正千方百计拓展渠道,强化“不断线”就业服务,冲刺毕业季,开启就业加速跑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但也要看到,就业工作仍与学生和社会的期待有一定距离。

究其原因,首先是就业工作上存在注重做统计、出“亮点”,对实效关注不足,甚至忽视了毕业生的感受。其次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教条主义。就业指导照本宣科、自说自话,没有深入把握就业指导规律,不了解毕业生的真实需求,不能与毕业生多共情。结果就是就业工作动作“规范”了,但没能更好地调动毕业生的就业热情。再其次是本位主义。就业工作不能从战略高度、系统思维角度来全面全盘把握,常常就事论事、忙于应付、流于表面,缺乏深度改进、精品意识、反馈意识、联动意识,自然难以让用人单位和学生满意。

做实做细就业工作不是一句空话,要在三个方面下力气。一是把就业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。就业工作不仅仅是检验育人工作成果的一把标尺,更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,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方面。开展就业工作要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,本着“一切为了学生”“一起服务学生”“服务一切学生”的初衷。这样的就业服务有利于国家、有益于社会,更受学生关注、欢迎。二是就业调研要实实在在,有问题意识。就业工作受学生欢迎,首先要把握学生真实情况,挖掘深层次的就业问题,要深入毕业生一线、掌握一手材料,想毕业生之所想、急毕业生之所急、为毕业生之所盼,真正做到听实话、摸实情、办实事。三是强化就业工作战略思维,把做好顶层设计和坚持问策于生统一起来。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势必短视。就业工作要避免拉郎配式的岗位信息错位、填场式的指导对象错位以及指导时间错位。克服繁杂流程、工作内容重复等弊端,要有系统思维、前置思维、模块化思维、统筹思维,在制度设计上高屋建瓴,在工作安排上合理有序,在资源统筹上全面联动,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就业工作良性互动、有机结合,以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的方法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实践效能。

在具体举措方面,一些地方和高校探索出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,值得学习和借鉴。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正在不断完善和构建职业发展力培育体系,以全员化工作机制、多元化就业市场、精准化就业服务、多样化指导体系、全程化关怀支持为抓手,建设研究型规划模块、智慧化服务平台和赋能式育人团队,实现指导帮扶的“一生一策”。湖南省启动了“企业家进校园讲好就业创业故事”“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三湘行动”等活动,遴选了1000名企业家组建导师人才库,动员7000余家民营企业提供岗位十万余个,努力整合就业创业要素,建设毕业生就业创业大平台,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、校企合作,形成了集人才培养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就业创业生态,为其他地区树立了典范。上海市在精准匹配上发力,建立岗位直推微信群,直推高校优质简历,极大地提高了招聘效率。地方和高校措施各异,实则一心,即始终把毕业生放在重要位置,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。事实证明,就业服务越细致、务实、精准,毕业生获得理想岗位的机会就越大,毕业生的就业获得感就越强。

而今,高校毕业生变得更为理性,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更知道什么类型的企业单位适合自己。工作者要给毕业生多一些信任、理解、陪伴、时间,少一些催促,要和毕业生面对面交流、肩并肩战斗,积极回应关切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毕业生急难愁盼问题,这样才能让毕业生有更多、更直接、更实在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
(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)

《中国教育报》2023年06月30日第2版

X 关闭

© 2021 欧洲医疗器械网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

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